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216研究区+国家科学中心 南京扩容的希望在紫东?

  

       前阵子,南京发布一篇推文中透露,“南京正在建设一个 216平方公里的研究区 ,其中将容纳 数十家世界知名的公司以及众多初创公司 。”

关于这个216平方公里研究区(以下简称“216研究区”)其它信息,我们一无所知。其中,216研究区的位置范围引发了激烈讨论,说法纷纭、莫衷一是。

其中,比较靠谱的一个猜测认为, 216研究区与G312产业创新走廊(以下简称“G312走廊”)高度吻合 。7月4日召开的宁镇扬党政联席会上签署了《共建G312产业创新走廊框架协议》,G312走廊随之浮出水面。

1

216研究区就是G312创新走廊?

G312走廊算是个新的概念性规划,但仔细看一看联席会当天新闻通稿中的相关信息,你会发现G312走廊其实是“熟面孔”了。

张敬华提出, 要以建设G312走廊为突破口,连接南京仙林大学城、麒麟大学城与镇江高新区、大学城 ,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,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。

这句话,难道你们就不觉得很眼熟吗?今年5月20日,张敬华专题调研紫东地区建设工作时提出要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,大力发展数字经济。

当天的专题调度会议明确了三个方向,第一条就是“串联起仙林大学城、紫东核心区、麒麟科创园、江宁大学城,打造具有辐射带动力、核心竞争力的紫东科创大走廊。

G312走廊,不活脱脱就是此前提到的紫东科创大走廊么!只不过G312走廊中提到镇江高新区、大学城,这点在紫东科创大走廊里没有体现。

以紫东地区全域概念性设计公示为节点。 紫东科创大走廊是在其前提出的,虽然提到了辐射周边,但其时宁镇扬一体化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,变数较多只能先讲自家了;G312走廊则是在其后的三市党政联席会上提出,并且签署了框架协议,宁镇扬一体化合作跨出了质变的一步,这时候自然该隆重官宣了。

在地图上搜索南京到镇江的自驾路线,方案2中的那条道路就是G312,G312走廊的名称由来呼之欲出。

由于G312走廊提到了镇江高新区、大学城,便有人猜测它会不会建设成跨市高新区,但是跨市高新区这个有点扯远了,G312走廊更大可能是一条跨市的高新产业链

综上所述,G312走廊可以看作是紫东科创大走廊的升级版;216科研区则可能是G312走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(南京段),因为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可知,216科研区正在由南京开发、并未提到合作开发之类的。

2

南京“强省会”之路=城市扩容+都市圈扩容

在提到216科研区的那篇推文中,开头还介绍了在悉尼大学商学院发布《2020中国智能城市指数》报告中,北京上海南京位列中国十大人工智能创新城市前三名。

该报告基于 企业活动 、 研究能力 、 基础设施配备 和 政府参与 四大方面的12个指标,综合评估了中国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能力和参与度。 南京在企业、研究、政府三项指标中均跻身前十,在政府指标中,更是位列第一。

这让笔者联想到了前不久国家中心城市武汉,要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消息。

消息一出来,就有公众号发文分析,南京够不够得上 国家中心城市 和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 。

近期,长春、成都两个省会城市成功扩容,西安、武汉谋求扩容,省内的南通成功扩容,一时间“南京城市扩容”、“南京都市圈扩容”的呼声高涨。看到别的城市成功扩容,关心南京发展的热心群众着急啊!

在《现代经济探讨》2020年第6期上刊登了一篇名为《徐琴│省域发展的空间逻辑 ——兼论“强省会”战略的地方实践》的文章,作者徐琴,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,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。

文中指出,江苏省在国家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首要定位是打造“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”,为此,江苏需要实现全域发展的持续走强,需要加速补齐“省会相对弱势”短板,加快构筑“南京+苏南优势区域”的双引擎模式,进而实现全域的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。

要把南京发展成“强省会”,则需要通过城市扩容和都市圈扩容,来提升城市首位度。至于什么时候扩容、怎么扩容,此文就不再赘述了,来说一说跟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城市有关的吧。

3

建设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城市是曲线扩容?

文中提到南京的科教文化资源优势十分明显,是国内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科教资源重镇、科教与文化名城。大院大所、高端科研平台云集。现有普通高效53所国家级科研平台120多个两院院士82名

在普华永道发布的《机遇之城》年度报告中,除“北上广深”以外,南京市“智力资本和创新”指标的得分,连续多年位列全国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之首。

此外,南京还有中科院南京分院麒麟科创园(在建)、紫金山实验室,还有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华为、中兴和联想等的研发机构。

▴ 中科院麒麟科创园鸟瞰图

这些条件,足以支撑南京建设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;反过来,南京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,将极大增强城市能级、有效提升城市首位度,到这时候再扩容岂不是更有底气?

从这个设想出发, 南京将通过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实现曲线扩容 ,这也跟去年张敬华书记在一次讲话中说过的一句话不谋而合——“行政区划调整,是中央考虑的事情。 南京不能简单地、单纯地以地域面积扩大谋求总量的首位度 ”。

开发216研究区,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,争取将南京建设成为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城市,不失为一条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可行之路。
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:南京发布、现代经济探讨